一年前,王女士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了现在的男朋友小刘。第一次见面后,两人互生好感,不久便确立了恋爱关系。
细心的小刘发现,王女士在生活上是一个很讲究的人。“她的毛巾、牙刷、碗筷都摆放整齐,还要和我的用具分开放。”小刘平时喜欢吃大鱼大肉,王女士却总要他忌口,少吃油腻食物,多吃清淡的蔬菜,王女士还称“吃多了油腻的东西,肠胃不好消化,身体会不舒服”。
晴天霹雳,由于乙肝遭拒婚
就在上个月,男女双方家长见面,打算商定儿女结婚的日子。眼见两人感情稳定,王女士决定向男友坦白自己有乙肝病毒小三阳。得知女友是“乙肝携带者”,小刘很害怕,医院做乙肝两对半的检查,结果显示乙肝五项第二项为阳性,自身有保护性抗体,并未感染上乙肝病毒。
“只要平时的生活习惯多注意,在怀孕前打疫苗,生下来的宝宝也不会有问题。”王女士向男友解释,身边的几个朋友,都顺利结婚生子,过得很幸福。可当小刘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后,家人始终介意未来的媳妇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担心生下来的孩子不健康,劝儿子尽早分手。
多美
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传染吗?
乙肝病毒是一种大家都知道的病毒,因为它的传染性强,我国曾经大力宣传过关于乙肝的防治,但是有一种特殊的人群,叫做乙肝病毒携带者,他们没有明显的表现病症,甚至不知道自己身患乙肝,他们是否会传染乙肝病毒给他人呢?
对此,医院的肝病主任杨红在她的 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方式:
1、血液传播。这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最主要传染途径,如输入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等。实验证明,只要极微量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就可引起乙肝病毒传播。
2、性生活传播。在接吻和性生活时,乙肝病毒可能通过破损的黏膜表面进入对方体内而引起感染。
3、母婴垂直传播。主要传播渠道为宫腔内传播、分娩过程传播和分娩过后的接触传播。围产期传播是乙肝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孩子多在出生时接触母亲的血液和体液被感染。感染的年龄越小,越可能成为慢性乙肝。相关阅读:乙肝小三阳的最佳治疗方法
4、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乙肝病毒存在于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液、唾液、汗液、乳汁、阴道分泌物、精液等体液中,通过黏膜或皮肤微小的创口进入机体造成感染。
5、医源性传播。只要注入含有极微量乙肝病毒的血液,就有可能被感染。曾有人做过试验,发现注入4-10毫升的含乙肝病毒的血液即可引起发病。乙肝传染途径因此,注射、输血或血制品、被感染的针头刺伤、针灸、采血、文身、穿耳环孔、公用牙刷、刮胡刀片、理发刮脸、口腔科操作过程中沾染带有微量血液的飞沫,手术或接触血液等,都有可能造成感染。
乙肝病毒携带者家属应该怎样避免传染?
第一,不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共用卫生用品。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相处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不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共用牙刷、剃须刀、指甲剪等有可能引起皮肤粘膜创伤的物品。
第二,保证自身具备乙肝抗体。医院检查乙肝两对半,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说明体内已经产生保护性抗体,不会再传染乙肝;若阴性,也没感染乙肝病毒,就要及时注射乙肝疫苗。
第三,相处模式要正确。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相处需注意保护自己的皮肤粘膜完好无损,以阻止乙肝病毒的侵入。
注意
乙肝病毒携带者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第一、“乙肝病毒携带者”饮食注意:
众所周知,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各种营养物质、药物、毒素等都需要在肝脏进行消化、分解、解毒、转化等,因此,“乙肝病毒携带者”必须保证饮食平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瘦肉、鱼、蛋清、奶、豆制品等)、碳水化合物(米、面、粗粮、土豆等)、脂肪(植物油、动物脂肪等)、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比例;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避免暴饮暴食或“饥一顿饱一顿”。
第二、“乙肝病毒携带者”务必远离酒精:
肝脏每天代谢酒精的总量很有限,长期饮酒或一次大量饮酒都会给肝脏带来严重危害。酒精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肝癌,都常见于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中,如果“乙肝病毒携带者”再长期饮酒,那无异于雪上加霜,使本来就脆弱的肝脏更容易生病了,肝硬化、肝癌多见于慢性乙肝合并饮酒者。
第三、“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人应接种乙肝疫苗: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规定,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其中也包括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乙肝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个月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
第四、“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亲可以生育:
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h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h)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剂量应≥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以阻断乙肝病毒经过母婴之间进行传播。
第五、“乙肝病毒携带者”应避免熬夜、疲劳:
因为易导致免疫功能紊乱,诱发乙肝病毒转为活动性,同时还应注意劳逸结合,适量运动,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可以多做户外活动,如散步、踏青、打太极拳等,运动时注意适度,不要一次大量运动,不要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