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十病区侯青顺主任为您

文章来源:酒精性脂肪肝   发布时间:2021-12-10 14:15:23   点击数:
 

  在肝炎的常见病因中,有病毒性肝炎和非传染性肝炎,而只有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目前有甲、乙、丙、丁、戊型,共五种。

  甲肝和戊肝是消化道传染病。病毒可随患者粪便排出体外,通过污染水源、食物、餐具等,造成传播。对于甲型和戊型急性期患者,需进行分餐、粪便消毒等隔离手段。预防这两种消化道传染的肝炎,应注意勤洗手和用餐卫生。对一些易携带病毒的食物,如螺蛳、贝壳、螃蟹等一定要煮熟蒸透,防止病从口入。

  乙肝和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及性接触传播。

  (1)血液传播:可经破损的皮肤黏膜传播,常见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不安全注射特别是注射毒品等。其它如修脚、纹身、扎耳洞、共用剃刀牙刷,以及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等也可传播。

  (2)母婴垂直传播:乙肝的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围产期,多为在分娩时接触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随着乙肝疫苗联合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应用,母婴传播已大为减少。感染丙肝的母亲也可能在分娩时传染新生儿,建议患有丙肝的女性最好在治愈后生育。

  (3)性接触传播:与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也有可能会受到感染。

  在日常工作、生活接触中并不会传播乙肝或丙肝,握手、拥抱、共用办公用品、同住一宿舍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也一般不会传染乙肝或丙肝。

专家介绍

  侯青顺:主任医师,医院十病区主任,青岛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第五届、第六届“中华医学会青岛分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专科分会”委员;第七届“中华医学会青岛分会感染病学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知识分子联谊会卫生分会”理事。从事传染病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急、慢性和危重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以及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肝胆疾病的诊治。长期致力于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优化治疗和耐药管理、阻断和逆转肝纤维化以及各类危重型肝病抢救的临床研究。在各类慢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诊治以及疑难和危重病人抢救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深的造诣。已有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在专业刊物上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参编医学专著多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daotuan.com/jbjc/126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