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好一朵美丽的中国兰

文章来源:酒精性脂肪肝   发布时间:2021-9-5 16:17:28   点击数:
 北京扁平疣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8744646.html
好一朵美丽的中国兰烈娃刘朵格

年3月31日,是个激动人心的日子。这一天,第五届国际微生态联盟大会在欧洲的“袖珍王国”卢森堡召开。这个国土面积只有.4平方公里的国家,聚集了来自全世界50多个国家微生态领域的顶级科学家。永远干净且到处盛开着美丽芬芳的玫瑰花,永远寂静且充满诗情画意的首都卢森堡市也因之沸腾起来,而更激动人心和吸引人们注意的,是此次大会主席,来自古老的东方中国的一位端庄秀丽的女科学家——李兰娟!在全世界的微生态领域,她是第一位登上这个席位的亚洲人。

李兰娟,名如其人。

中国的古人爱兰花,颂兰花,常以“兰生幽谷,不因无人而自芳”来歌颂兰花谦逊的美德。而李兰娟,恰好就是这样一朵美丽芬芳的中国兰。她出生于浙江绍兴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宝地,自小虽然家境贫寒,但是天资聪慧,成绩始终拔尖,一直是在国家资助下顺利完成学业,直到大学毕业留校至今,她创造的业绩可以用“能量一直在爆发”来形容:她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发现肝病患者双歧杆/菌肠杆菌(B∕E)值显著下降,首次提出并论证了B/E值作为肠道定植抗力指标的新观点;本世纪初至年,李兰娟及其团队广泛开展肝病、感染微生态研究工作,创立了感染微生态学说、编写了《感染微生态》专著;成功培育出国内唯一的无菌大鼠动物......

而李兰娟真正精彩的“巅峰”,还是她在肝病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她是我国人工肝的开拓者,创建独特有效的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统(Li-ALS)治疗重型肝炎获得重大突破,并使之技术规范作为全国标准,积极推广至全国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永生化人源性肝细胞系;创建四步灌流分离肝细胞新方法;构建新型混合型人工肝......

年,鉴于李兰娟一系列丰硕成果,她毫无争议地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如今,她还担任浙江大学附属一院的教授、主任医生、博士生导师;是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生物与医学学部主任和全国政协委员......说起李兰娟的“头衔”,那可是太多太多,她还分别担任着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学会和中国卫生信息协会副会长;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主编等等一系列社会职务。

李兰娟从不满足于已经为人类创研的一切,总是不停止前进的步伐,她领衔的医院“重症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项目,荣获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个项目经过多位科研人员历经14年的研究,在李兰娟和郑树森两位院士的带领下,创建了“李氏人工肝”系统和人工肝联合联合肝移植治疗重症肝病的新方法,破解了重症肝病这一国际医学难题。如今,李氏人工肝已被公认,是国际上治疗急慢性重症肝炎最好的技术。中国是肝病大国,目前有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炎及酒精性、药物性等肝病患者超过一亿人。每年还有约万新发病例。其中,部分患者会进展为肝衰竭、肝硬化、肝癌等病死率极高的重症肝病。这项技术成功救治了数以万计的重症肝病患者,创造了医学奇迹!

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是李兰娟相濡以沫的丈夫,也是我国著名肝移植、多器官移植专家及肝胆胰外科专家。他们夫妻俩在肝病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可以当之无愧地说是为中华民族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仅如此,李兰娟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发现,她在年H7N9禽流感疫情中临危不乱,对症下药,总结并提出“四抗二平衡”(抗病毒、抗休克、抗低氧血症、抗感染;水电解质平衡、微生态平衡)的救治策略,制定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临床路径”。与此同时,她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展开疾病病原学研究,确定了疾病来源,首次证明其病毒源于禽类,再向人类传播;首次发现重症患者存在类似SARS的“细胞因子风暴”。

所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年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把获奖证书递给李兰娟时,发自内心地说:“全国都要向你们(浙江)学习。”

此时此刻,李兰娟心中涌动着无限感恩之情,她感谢养育了她并一直陪伴和支持她的母亲,感谢这个国家这个时代成就了所有的这一切!当她转过身来,看见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微笑着向她伸出手来。

李兰娟脱口而出说:“习书记您好!”

习主席笑微微地伸出手,亲切地说:“兰娟,你来啦!”

双手相握,李兰娟感到无限的暖意。

原来,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李兰娟曾经担任过浙江省卫生厅长,那时,习主席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有一次,习书记去新疆考察,作为卫生厅长的李兰娟也随同一起去。当时,李兰娟正在蕴着“卫生强省”的美好蓝图。在飞机上,省委秘书长过来说:“李厅长,习书记刚刚处理完一些事情,现在有点时间,你可以去汇报你的关于卫生强省的想法了。”

机窗外朵朵白云千姿百态地掠过,而机舱内,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正专心致志地凝听李兰娟的汇报。

就是这次工作汇报,得到了习书记的由衷肯定和支持,年8月,浙江省委提出“卫生强省”的战略目标,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说:“建设卫生强省,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惠利于民,促进人与自我、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同年9月,浙江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在全省实施“农民健康工程”,让农民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新型合作医疗。

李兰娟无论是在行政岗位还是在科研实验室,始终不放弃当年向习书记的承诺:卫生强省!

年9月出台的《浙江省卫生强省建设与“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浙江省要在卫生领域重点实施“六大工程”:农民健康工程、公共卫生健康工程、城乡社区健康促进工程、强院工程和中医药攀登工程。

一系列政策的实施让浙江的农民普遍受益,与浙江相邻的某省农民羡慕地说:“浙江的共产党好!”

后来在一次会议上,李兰娟向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汇报说:“老百姓说‘共产党又回来了!人民的疾苦有人管了。’”

习书记坚定地说:“共产党不是回来了,而是从来就没有离开过!”

浙江省的卫生工作,多年来一直脚踏实地扎根落实,已经切实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说起李兰娟这朵端庄美丽的中国兰,也真是一朵奇葩!按说她最早研究肝病,怎么又转到微生态领域了呢?

原来,也是一次偶然的门诊病例,开启了善于动脑和研究的李兰娟的新思路,使她有了石破天惊的发现:重症肝病患者的肠道益生菌被破坏,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这与慢性重症肝炎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由此也发现益生菌对肝功能的保护作用。她由此而不断探索和发现,并在国际一流的杂志《自然》上发表论文,还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肝硬化患者肠道细菌基因库......

国际人类微生物组联盟(IHMC)于年由欧洲科学家发起,年在德国海德堡正式成立,汇聚美国、法国、德国、中国、日本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国际顶级微生物研究者,旨在推动各国微生物学家在人体微生态领域的国际研究合作。每两年召开一次的国际微生态会议,之前已经举办过四次,第四届是年9月在中国的杭州召开,由浙江大学承办。在这次会议上,推选李兰娟为大会主席和国际人类微生物组联盟主席,成为首个在该组织担任主席职务的亚洲人。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李兰娟和她的团队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由于此次大会的主持人是李兰娟亲自担任,所以她提前几天来到了卢森堡。当一切就绪之时,万万没想到的情况发生了:她在国内的七十多人组成的团队,因天气的缘故,赶往卢森堡的航班临时取消,被困在距离卢森堡只有四百多公里的荷兰。

这是一件严重的事情,因为这不是去旅游,也不仅仅是一次学习或者简单的见见世面。这是一次检阅!是中国人、中国的科学家在世界上一次整齐的集体亮相!或许,连李兰娟当初作出这个决定时,她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她这次执意带队七十多人开往卢森堡,究竟意味着什么。而当她得知自己的团队受阻于荷兰时,她内心十分焦灼。

可是,正如李兰娟一位学生说的那样:“从来没有见到什么事情可以难倒她”。

做事一贯雷厉风行的李兰娟,此时如一位指挥着千军万马的大将军,她沉着冷静地分别打电话联系了中国驻卢森堡大使馆和驻荷兰大使馆,想请他们想办法找车将“陷落”在荷兰机场的同事和学生送到卢森堡,但是这个方法不灵,因为欧洲的体制问题,车辆不是那么简单可以越国界的。李兰娟也尝试联系另一架小型飞机,但是都没有结果。最终,她作出果断决定:请大家辛苦一下,坐火车赶往卢森堡!

试想一下:七十多名中国人,深更半夜在欧洲的大地上风也似地奔跑,为的是赶上一趟又一趟的下一班火车(因为从荷兰到卢森堡没有直达火车),那是一种何等壮观而又滑稽的情形?他们饿了,啃口干面包,渴了,喝口矿泉水,几乎一夜都没有合眼。

年(当地时间)3月31日这天,来自中国的团队历尽艰辛,终于在正式开会的刹那间准时进入了会场,他们看见自己熟悉的李兰娟院士身着红色套装,系着一条漂亮的杭州丝绸披肩落落大方地走上主席台——啊!好一朵美丽的中国兰!

李兰娟用流利的英文向全世界的微生态领域的科学家们宣布:“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当李兰娟指着屏幕上多人的中国团队集体照片说:“这,就是我们微生态研究团队,包括了在座来到卢森堡参加会议的全体人员......”整个会场都轰动了,因为来参加会议的每个国家,基本上都只有一、两个人,而中国人却来了七十多个。这时,只听见一片惊叹声:中国人!太了不起了!

在这幸福的刹那间,所有中国团队的同事和学生们都热泪盈眶,他们突然意识到,千辛万苦赶来这里真是太值得,因为就是为了看到这极具意义的一刻:由于中国人的到来,全世界的春天都在这里绽放!

投稿请寄:

dajunmao

.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daotuan.com/zfgyx/120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