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28日是第6个世界肝炎日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宣传主题是“了解肝炎,立刻行动”
我国的宣传主题是“爱肝护肝,享受健康”
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关心一下我们的“小心肝”了~
在世界肝炎日来临之际
让我们了解病毒性肝炎及其他肝病的相关知识
正确对待病毒性肝炎
保护我们的肝脏吧~
专家: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段银环段银环秦皇岛医院肝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河北省免疫协会委员,年毕业于承德医学院,擅长治疗各种黄疸型肝炎,对急、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肝组织穿刺技术及腹水回输技术。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获省市级科技成果奖多项,主持研究一项河北省科技厅项目,并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年被评为省三三三人才。健康生活预防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传染性强、发病率较高,肝炎病毒通常分为甲、乙、丙、丁、戊型。全球数亿人受到影响,每年近万人死于这一疾病,多数属于乙型和丙型肝炎。甲肝和戊肝一般急性发病,经消化道传播。乙肝和丙肝主要经血液、性、母婴传播,可导致肝功能反复异常。丁肝只有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基础上才可能感染。
在所有病毒性肝炎中,甲肝和戊肝的传播速度最快,这两种肝炎属于消化道传染病,可以通过不洁的饮食、饮水等感染,有时可引起暴发流行,日常生活中只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般不太会被感染。乙型、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输血,使用血液制品或微量血液注射途径引起感染,其中,乙肝还可以通过母婴和性传播。
接种疫苗预防乙型肝炎
根据在《新版亚太慢性乙型肝炎管理指南》中具体提到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育龄妇女的管理策略。对于这部分人群在妊娠中后期(妊娠24周至28周)至产后1至3个月,应用B类药物(替诺福韦酯、替比夫定)进行治疗可使其在分娩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载量降至最低,再配合新生儿的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预防可获得%的阻断率,实现乙型肝炎的母婴零传播。
乙肝虽然可怕,但是可以预防。除了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注射乙肝疫苗是目前最有效、最廉价、最合理的预防方式。另外,由于乙型和丙型肝炎在早期往往没有症状,一些高危人群应该及早地去检查。
切断途径预防丙型肝炎
由于丙肝病毒亚型众多,病毒变异现象十分突出,尚难以研究出有效的丙肝疫苗和丙肝免疫球蛋白。所以,输血者应采用正规血站供应的血液和血制品,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接受医院口腔科;不要随意扎耳朵眼、纹身;要远离毒品,杜绝静脉吸毒;避免交叉使用注射器和针灸针;避免性乱和不洁性交,以免感染丙型肝炎。
高度警惕药物性肝炎
药物性肝炎是指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的直接毒性或过敏反应所致的肝脏疾病,是一种非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是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常见原因,但它不具有传染性。通过停药,休息和保肝治疗后,一般很快可以痊愈,但严重者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
生活中我们应注意,对药物性肝炎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应注意肝功能的监测;注意药物过敏史,尤其是属过敏体质者;凡用药剂量偏大,疗程过长,产生肝损害的机遇亦越多;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应注意减量应用某些药物。
加强重视脂肪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策略仍以饮食控制预防为主,目前普遍认为这是生活方式不良所导致的一类“富贵病”,所以对这类疾病,还是对导致体重和腰围增长过多、过快的生活方式进行干预。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在减重方面的效果一定是需要同时配合积极饮食调整的,强调饮食治疗。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至肝衰竭。酒精性肝病的治疗原则是戒酒和营养支持,应在戒酒的基础上提供高蛋白、低脂饮食,并注意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K及叶酸,减轻严重程度,通过药物治疗改善已存在的继发性营养不良和对症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及其并发症。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肝脏问题,秦皇岛医院肝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段银环明后两天做客空中门诊,您只需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