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酒精性脂肪肝 发布时间:2025/6/26 12:29:37 点击数: 次
嘉兴日报摄影记者:田建明“人是动物和超人之间一条绷紧的绳子”,这是尼采眼中的人性深渊。回望我镜头中的,也有着类似的有意或巧合。深渊之上,一条绳索,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有时候深思熟虑,有时候刹那决定。程青娥怀孕6个月时,被查出是连体胎儿。很多人劝说引产算了,她冒着高危生产和分离手术的风险,选择继续妊娠到足月产下了连体婴,起名叫“超、凡”。后来,分离手术很成功。儿子出生一周即确诊小儿麻痹,父亲钱观华多次拒绝把孩子扔掉的建议,“虽然生活不能自理,脑子是清楚的,也是一条命。”他一口一口地把儿子喂养大,这一喂就是半个世纪。如今80岁的老父亲依然满满爱心和耐心,却也有些力不从心了。邵万华的养女刚刚产下一对双胞胎,就因妊娠急性脂肪肝陷入重度昏迷。21年前,他抱养了已辗转两户人家的女儿。21年后,他愿意承担着“对或错”的褒贬,做出了捐献女儿器官的决定,以期延续女儿的生命,并作为对社会爱心捐助的回馈。如果将这些故事的时间、地点甚或人物身份弱化,单单从人性的角度来考量,当我们身临其境,挣扎于希望和现实的纠结,困顿于情感与责任的冲突,我们是否能坦然面对?我们又会如何选择?现实的冷酷往往在于,其实无论我们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可能会有这样或者那样、好的或者坏的结果。年,我借助手中的镜头,摒弃简单的旁观式的道德判断,致力于呈现人性的复杂多面,在多元意见表达的洪流中,希望能促进人与人的相互理解。以下是从“生”、“长”、“老”、“病”、“殒”这5个人生片断各选取一个图片故事,或可以从中一窥人性的光辉:唯有发自内心的爱,可以抵御无常,可以帮助走出困境和阴霾;因为有爱,所以相信未来。丨生·生与不生的抉择丨丨《婴儿连体难舍难离》年1月11日,上海医院,程青娥守着手术前的连体婴,既满怀希望又忐忑不安。程青娥怀孕约6个月时,被查出是连体胎儿,她冒着高危生产的风险,坚持妊娠足月剖腹产下连体男婴。术前不允许进食,程青娥用安抚奶嘴哄孩子们入睡。这对连体婴虽有独立心脏,但腹部、肝脏相连,且有血管异常沟通,手术难度依然很大。年1月11日,上海医院,程青娥守着手术前的连体婴,既满怀希望又忐忑不安。年1月12日,程青娥抱着即将做分离手术的连体婴泪流不止,她说“孩子命太苦,有罪我来受。”社会各界最终捐款41万多元,帮助凑够了医疗费和一年的生活费。程青娥准备送连体婴进手术室。经过5个多小时的分离手术,连体婴共用的肝脏被均分到两个孩子体内,手术宣告成功。年1月12日,程青娥抱着即将做分离手术的连体婴泪流不止,她说“孩子命太苦,有罪我来受罪。”自从怀上连体婴,生还是不生?生产时,母子出意外怎么办?生下后,孩子连体且多病怎么办?一个个问题摆在了程青娥一家人的面前。他们最终闯过了一道道关卡,抱着分离成功的两个孩子开心回家。丨长·成长道路的选择丨丨《望女成凤》年8月31日,上海戏剧学院新生开学。早上6点,潘世友就带着女儿踏上从嘉兴开往上海的火车。一早的火车车厢还没有其他乘客,18岁的潘倩怡吹支曲子给爸爸听。女儿认为,大学录取通知书里也有爸爸的一份辛劳。因为妻子身体原因,潘世友38岁才有了独生女潘倩怡,大龄得女,格外珍惜。潘世友幼时家贫没好好上过学,打工之余的时间,全部用来陪女儿读书、学艺。这是在年父亲节,潘世友紧紧拥抱刚走出中考考场的女儿。中考后,他遵循女儿兴趣,送她到杭州一所艺校念书。暑假的傍晚,潘世友带着女儿学习京剧,不停地鼓励她。十多年来,潘世友陪同女儿走过了一个个艺术培训班,自己也学会了吹、拉、弹、唱、武术、瑜伽等技艺。女儿在杭州上艺校时,他每周末坐火车去陪读,3年里留下多张火车票。年高考,潘倩怡顺利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本科,由于专业门类特殊,学费全免。潘世友对女儿笑言,“上了大学就靠你自己,爸爸以后不再缠着你了。”年8月3日,潘倩怡赴苏州参加演出。尽管潘世友曾向女儿提起过龙应台的句子:“父女母子一场,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转弯的地方;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而潘世友还是忍不住奔跑着挥手送别女儿。丨老·半个世纪的守望丨丨《80岁单手父亲照顾残儿50年》年12月3日,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长秦村,80岁的钱观华照顾儿子钱有根起床。儿子出生后一周即被诊断患小儿麻痹,日后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照顾儿子五十年如一日。钱观华今年已经80岁,左手早年因伤致残,右眼受伤失明。寂静的农家小院,钱观华喂儿子吃饭,一勺一勺喂了50年,半个世纪的长度。钱观华回忆50年前,有人对他说,“国家干部的话,子女么放在这里,你是乡下人犯不着,扔河里好了,回家再生一个。”“我给他们讲,不是你家孩子你不知道心疼,我想想不舍得啊,身体不能动,但是脑子不坏啊。”年10月31日,医院,钱观华把不小心摔伤下颌骨的儿子送至手术通道。但由于儿子身体状况不佳,手术改在两天后进行。住院一个多月,医院病房日夜陪伴,照顾儿子吃、喝、拉、撒,一如既往。钱观华为儿子买来播放机,播放评书和流行歌曲给儿子听。儿子有些失眠了,他还买来中药细细地煎给儿子喝。“年轻时,有人劝我,去杭州把儿子扔到福利院门口,总会有人管。”他说,“我知道有户人家,孩子也是小儿麻痹,他爸把孩子带到杭州一个福利院门口,哄孩子说去买东西吃,就躲到远远的墙角。孩子哭喊着‘爸爸’被人领进了福利院,他爸自己也抹着眼泪回家。”“你自己的孩子自己都不想管,别人会给你管好?”钱观华反问自己。出院回家后,儿子钱有根望着外面的阳光发呆,他说,“要谢谢爸爸,有了爸爸的照顾,我才多活了50年。”只是不知道80岁的爸爸能再陪50岁的儿子走多远。丨病·再孕救子的失败丨丨《再孕救子》年7月28日,嘉兴市妇保院,46岁的叶发荣诞下一女,希望用脐带血挽救儿子涛涛。涛涛4个多月时被确诊患有地中海贫血病,现在2岁多了。医生介绍,脐带血中含有大量可以重建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的造血干细胞,可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唯一能根治地中海贫血的方法。遗憾的是,经检测,叶发荣分娩时的脐带血与涛涛的骨髓配型失败,无法进行移植手术。涛涛的父亲王泽林说,“从年12月确诊地中海贫血,每个月就要靠输一次血维持生命,输血如果顺利,一次要0元,不顺利的话,会伴随感冒等并发症,费用就要翻倍了,甚至高达元。我们一家打工每月收入元,几乎全都花在了涛涛身上。”这是年8月29日医院输血时的情景。叶发荣在前夫去世后,带着两个女儿嫁给王泽林重组家庭。他们都来自云南,目前每月花元租住在嘉兴市郊一个村庄。叶发荣45岁高龄又冒险怀孕,为的就是给儿子涛涛的生命带来希望。涛涛抱着奶瓶睡着了,叶发荣为儿子把被子裹严实些。因为贫血,涛涛面色苍白,易疲倦,食欲不振,免疫力低下。目前,医院正在帮他们联系国内的脐血库,希望能找到脐血与涛涛配型成功,为他们一家带来新的曙光。丨殒·捐或不捐的纠结丨丨95后妈妈捐器官21岁的邵紫燕诞下一对健康双胞胎后,因妊娠急性脂肪肝昏迷离世。家人决定捐出她的器官,延续了4个人的生命,又为2个人送去了光明。这是年4月21日,邵紫燕“头七”祭日,母亲倪小英看着女儿的照片,捧着省红十字会颁发的奖章缅怀。倪小英抱着女儿邵紫燕留下的孩子,想起了21年前的情景,那年,倪小英和丈夫邵万华从护林员的箩筐中抱养了3个月大的邵紫燕,而护林员也是从别人家抱养的,“因为穷,照顾不好,当时她的皮肤都发炎了。”情侣杯仍紧扣在一起,而现实中陈善海却与未婚妻邵紫燕已阴阳两隔,筹备中的婚礼也没有了新娘。他眼中的妻子温柔孝顺,“给弟弟买手机,给父母买礼物。”年4月20日早晨,嘉兴一处公墓,邵万华操办女儿邵紫燕的葬礼。面对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建议,邵万华纠结考虑多日,“因为是养女,怕别人指责”。4月15日,邵万华带领全家做出决定,捐献女儿器官。他说,“不管别人怎么看,女儿在我家没有过好,就让她活在别人家里吧。这也是对社会爱心捐助双胞胎外孙的回报。”操办完女儿的葬礼,邵万华依依不舍地告别双胞胎外孙,准备回老家浙江台州。茫茫人海,他相信,女儿的生命经由6个陌生人在延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