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不仅让人手冷脚冷,还是关节炎患者最难度过的季节,今天给大家推荐一种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冬季喝它可以舒筋活络,大补气血,让关节炎患者不再惧怕过冬。它就是:酒酿。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食品之一。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酒酿酒酿能补虚、补血、补脾肺,能通肝、肺、肾经,尤其对于女人的养生有莫大的帮助。
酒酿又称为醪糟,历史悠久,源于汉,盛于清,有史记载,见于《大竹县志》,“甜酒亦以糯米酿成,和糟食用,故名醪糟,以大竹城北东柳桥所出为最。”
因为酒酿是糯米制成的,糯米能补虚补血补脾肺。酿成醪糟后,增添了酒性,善于窜透,能通肝、肺、肾经。经过酿制,糯米的营养成分更易于被人体吸收,是中老年人、孕产妇和身体虚弱者补气养血的佳品。
酒酿的作用主要有:
1、对畏寒,血淤,缺奶,风湿性关节炎,腰酸背痛及手足麻木等症,以热饮为好。
2、对神经衰弱,精神恍惚,抑郁健忘等症,加鸡蛋同煮饮汤效果较佳。
3、酒酿能够帮助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具有补血养颜,舒筋活络,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的功效。
4、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消化不良,厌食烦躁,心跳过快,体质虚衰,元气降损,贫血等病症大有补益和疗效。
注意:患有肝病(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不宜喝酒酿。
自己在家就可以做酒酿酒酿可以去超市买,为了放心也可以自己在家做。
材料:糯米g、甜酒曲2g、凉开水
做法:
1、浸泡:将糯米洗净,放入干净无油的盆中加入清水浸泡2~24小时,泡至米很容易用手碾碎即可。
2、煮制:用湿纱布托住米,放入高压锅中隔水蒸,上汽后小火8分钟关火。
3、放凉:蒸熟后的糯米倒入干净盆中让米自然凉透不能烫手。
另外准备一小碗温水或干脆凉开水,将甜酒曲放入拌匀。拌入凉了的糯米中,并用手抓散糯米。
4、装入干净盆中一层层压紧。用手在中间挖个洞。
5、上一步加的水不算多,米还挺干的。继续慢慢往洞口加水,水慢慢不停地浸入米中。一直加到水慢慢浸出米面,喜欢酒水多,可加多点水。
6、盖上密封盖。外面用保温材料(如毛巾被什么的)裹上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一般36~40小时就可以吃了。温度低的话,时间还需加长些。
酒酿的吃法有很多哦~酒酿桂花小圆子
酒酿小圆子是长三角地区的传统小吃。糯米粉滚成的小圆子与酒酿同煮。酒酿味浓甜润,正好弥补小圆子寡淡的味道。小圆子煮出来口感软糯,颗颗分明,加上桂花,卖相颇为讨喜。
用料:
酒酿g、小圆子g、干桂花适量
做法:
1.锅里倒入适量水煮沸,倒入小圆子煮;
2.等小圆子浮上水面后,放入酒酿同煮;
3.煮好后盛起,撒上适量干桂花即可。
酒酿水波蛋
甜酒酿甘甜芳醇,能刺激消化腺分泌,增进食欲,有助消化,水波蛋营养丰富,容易消化,非常适合体质虚弱的中老年人、孕产妇、病人等食用。女性月经期间吃这个也非常好哦。在其中加入红糖、红枣、枸杞后,味道和营养更佳。
用料:
酒酿g、鸡蛋1个、红枣2粒、枸杞5颗、红糖1勺
做法:
1.大枣、枸杞洗净待用,鸡蛋打入碗中;
2.锅中烧水,待冒小气泡时关小火,缓缓倒入鸡蛋;
3.等鸡蛋煮3分钟后,加入酒酿、枸杞、红枣、红糖同煮几分钟即可。
酒酿鲥鱼
酒酿鲥鱼是张家港地方风味名吃。鲥鱼肉嫩味美,鳞下多脂鲜美的鱼肉滴满了鱼鳞上的油脂,配上酒酿,鲜美的鱼肉味得到了最大的升华。出笼后的鲥鱼酒香四溢,色泽洁白,鲜、嫩、肥、美。
用料:
鲥鱼1条、酒酿g、火腿3片、冬笋5片、葱姜丝适量、香菜适量、猪油适量、盐、味精、料酒
做法:
1.鲥鱼去内脏洗净,不要去鱼鳞,用盐、味精、料酒腌10分钟左右;
2.在盘中垫上葱姜丝,把腌好的鲥鱼抹上猪油装盘,再把冬笋片、火腿片、香菜放在鱼身上,浇上酒酿,上锅蒸10分钟即可。
酒酿猪蹄
糯米在发酵过程中,会分解蛋白质产生一些氨基酸和风味物质。因此,用酒酿炖制肉类,可以让肉质更为细嫩,易于消化,味道也更加丰富。
用料:
猪蹄1只、酒酿g、料酒1勺、老抽1勺、生抽1勺、盐适量、冰糖适量、姜片适量、花椒1勺、蒜5颗、葱花
做法:
1.猪蹄洗净剁成块;
2.猪蹄凉水入锅焯水,加几片姜,水开后再煮五分钟,捞出洗净;
3.猪蹄洗净,放入高压锅,加水没过猪蹄,放入准备好的酒酿、料酒、生抽、老抽、盐、冰糖、姜片、花椒、蒜,高压煮20分钟;
4.高压锅压好后,将锅内猪蹄连汤倒入炒锅中,大火收汁至汤汁浓稠即可,盛盘后撒上葱花。
(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
教你女人读心术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