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乙肝大国,乙肝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危害。大约一半感染者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而感染的,而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孩子中,85%~90%将来会发展成慢性乙型肝炎;而成人后才被感染的乙肝患者中,仅仅5%会发展为慢性。总体而言,母婴垂直传播导致的乙肝的人群中,大约40%的男性和15%的女性将最终死于肝硬化或者肝癌。相信没有一位妈妈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冒这种风险。
根据血液中乙肝病毒DNA载量高低,我们把小于2*copy/ml的称为低乙肝病毒载量孕妇,大于或等于这个数值的称为高乙肝病毒载量孕妇。根据俗称的“两对半”,把乙肝孕妇分为“大三阳“和“小三阳”。
其实,高病毒载量者基本都是大三阳,而小三阳基本都是低乙肝病毒载量者。如果不采取阻断措施,高乙肝病毒载量的孕妇几乎%会传染给孩子。如果不进行任何干预:大三阳孕妇婴儿乙肝感染率约为%;小三阳婴儿乙肝感染率约为8%。这就是中国变成乙肝大国的重要原因。
庆幸,我们有了乙肝疫苗和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这两种阻断母婴传播的药物。对于乙肝产妇,要求孩子出生后12小时内,在不同部位分别注射足量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U)+乙肝疫苗(基因重组型10ug),然后在出生1个月、6个月时再分别注射乙肝疫苗各1次,这就是联合免疫,使我国的乙肝感染率已经大幅下降,特别是在15岁以下的人群中更为明显。总体成功率在90%-97.5%,其中低乙肝病毒载量产妇的新生儿经正规预防后,成功率达98%-%。但高乙肝病毒载量孕妇的成功率只有85%-95%,仍旧有5%-15%的孩子被传染,这是不能容忍的。
研究表明,前些年很流行的孕晚期应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无预防母婴传播的作用,因此,世界范围内公认:孕晚期不建议应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看来对于高病毒载量的孕产妇,仅进行常规的联合免疫是不够的。现在已经非常明确:孕妇体内高水平HBV是发生母婴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降低病毒量可减少母婴传播。经过大量研究,目前美国、欧洲、亚太和我国的最新指南均推荐:在怀孕24周以后到28周,高乙肝病毒载量孕妇开始口服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直至产后酌情停药。这样再结合孩子出生后的联合免疫,母婴阻断成功率几乎为%,而且停药后几乎没有发现反跳现象,也没有明显的耐药或者严重肌病等副作用。基于此,我国提出了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目前已经有超过一百家大型医疗机构参与项目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