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命探索
导语:每年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今年爱肝日的主题是“生活需要爱心,也需要爱肝”。本文介绍了近期的Nature上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谢是如何变化促进肝癌的机理。在患脂肪肝等肝脏疾病的人越来越多的当下督促大家爱护肝脏。
每年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目前我国在我国乙肝、丙肝、酒精肝等肝炎肝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今年爱肝日的主题是“生活需要爱心,也需要爱肝”。很多人虽然叫着“心肝宝贝”,却从不对肝脏当宝贝一样疼爱,甚至平白给肝添负担受煎熬。肝脏需要特别的保护,因为在人体代谢过程中,吃进去的食物和药物、呼吸入的各种有毒害气体、甚至无法及时排出体外的宿便都要在肝内被解毒和清除。
原发性肝细胞癌,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通常由患有慢性肝脏疾病,如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或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展而来。脂肪性肝病是一种常见病,根据有无大量饮酒史可分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lcoholicfattyliver,AFL)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随着肥胖率的上升,非酒精性脂肪肝是越来越普遍。如今大家吃得好了,动得少了,患脂肪肝的人越来越多,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高达1.4亿。可脂肪肝如不加控制发展下去,会循着“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的道路,最终把人引向脂肪性肝癌。
但在疾病中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谢是如何变化促进肝癌的还不清楚。大夫们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Nature上。
1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CD4+显著减少
2CD4+T细胞减少的机理
3亚油酸在人类疾病中的效果
这些研究在肥胖诱导的脂积累和CD4+T细胞减少之间建立了一个新的联系,这削弱了肿瘤的免疫力,促进了肝癌的发展。此外它们提供了新的信息,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会影响T细胞功能。
健康人如何在生活中保护肝脏
保持正常体重:体重过重会让肝脏工作更辛苦,罹患脂肪肝的机率也会升高。
远离各种可能受血液污染的器具: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打针、穿耳洞、刺青、和他人共享牙刷、刮胡刀等,以及减少接触可能受到血液污染的器具。
均衡饮食:不均衡的饮食增加肝脏负担对肝脏来说,把非碳水化合物转化成能量,比把碳水化合物转化成能量更吃力。
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也不要生食海鲜,因为蛤、蚝以及贝类等容易受到A型肝炎病毒感染。
不喝酒不吸烟:饮酒会提高发生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的机会,有肝病的人应该完全戒酒。抽烟和罹患肝癌有关。
注意睡眠时间:成年人正常的睡眠时间应该为8小时,正常的应该是从23点左右开始上床睡觉了,不要让熬夜伤了肝。
不盲目用药:吃进去的药物都必须经过肝脏解毒。除了医师处方药,避免自行服用其它药物,因为服用多种药物容易产生药物交互作用,影响肝脏代谢药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