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志向远大,执行力却不强,该怎样引导

文章来源:酒精性脂肪肝   发布时间:2023-3-26 23:11:36   点击数:
 治疗白癜风的土方 http://pf.39.net/bdfyy/zqbdf/150211/4577572.html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是一位家长提出来的,我其实特特别好奇他孩子的“远大志向”具体是什么。

首先我认为有志向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往往这种情况下这个人就会因为这份志向而坚定的去努力,每当累了的时候就再看看自己的志向,瞬间满血复活!有道是做人如果没梦想,跟咸鱼有何分别?

我现在人到中年了,之前体检血糖高、血脂高、脂肪肝,警报已经拉响了,再不管那就只能坐等被罚下了离场了。于是我就有了一个志向——先瘦它20斤!所以我开始每天坚持运动,我跑不动膝盖、脚底板都有老伤,所以我就快步走,每天10公里那都算少的。一段时间下来很遗憾,体重真没怎么变,但是外观上确实瘦点了,别人跟我说这是脂肪变鸡肉了,重量变化不大……这个先不管,但是血脂、血糖和脂肪肝确实好转太多了!可以说已经初步达到了我的“志向”目标,而且这也给了我继续坚持下去的信心!

上面这段看完之后你应该有如下感受吧:

1、随便看看微笑不语你原来是个胖子?

2、就你这事儿也配称之为“志向”?

3、你说这事儿跟问题有一毛钱的关系吗?

没错,我真是一个比较匀称的胖子,然后我这个“志向”还就真的跟问题有关系!

步子别太大,太大容易拉伤

很显然,我的“志向”绝对称不上“远大”!但是你发现了吗?它实现起来反而更加容易,而且最重要的是我还可以根据它的完成情况不断的提高要求,比如说得过中度脂肪肝的人都应该知道这玩意儿太难搞了(这类人大都不勤快),但是我用了半年不到的时间就转成了轻度。

没错,你给自己定一个踮起脚来甚至是还需要蹦一蹦的目标那么还有完成的可能,结果你现在整出来一个“远大”的志(目)向(标),这个对大多数人而言几乎就白费了——你得做多少工作才能看的到“志向”的边缘?你又如何确保这期间你的各项工作是有意义的、正确的?

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志向”还是那个志向,而自己还是过去的自己。

谁最爱听“远大志向”?

父母、老师和自己!

父母是因为他们以为孩子这么树立志向的话就一定更加懂事儿、更加努力了。

老师是因为听过太多这样的“笑话”所以又让他们想起来很多有意思的事儿来——毕竟“反差”还是挺有意思的。当然,你的某些作文可能也会因为有这样的一个素材而被得到质量上的提升。

而“自己”则是因为可以尽情的在那个“志向”已经达成的基础上开始更新、更有趣的“幻想”了。

举个通俗点的例子:你的志向是中彩票一等奖,当这个目标很深入你心的时候,你总是会不自觉的就去想“中了一等奖之后这钱我该怎么花呢?”

所以我特别想知道问题中“远大志向”到底有多么的“远”,多么的“大”——又远又大难度自然就更大,除了“志向”之外,有计划吗?

只有目标而没有“计划”的志向都是空想

我想瘦下20斤,这是我的目标,那么这20斤的肉绝对不会因为我怎么想的或者我想的多么迫切就自己消失了。

所以我得“忌口”,我得注意热量的摄入,这还不够,为了避免节食的弊端我还得增加一些运动来代谢脂肪、消耗热量……

所以我需要做一个计划,当然,我这个计划可以不用打印出来贴在墙上天天去看,我只需要明确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要做什么尽量不要做然后坚持执行就行了。

问题中的初中生为了实现“远大志向”又做了哪些计划呢?

看问题好像是也有一个计划了,因为题主说的是“执行力不强”,那么以我经验来看最可能的原因就是这个“计划”恐怕对于现在的他来说执行起来还是有比较大难度的。

有难度不是坏事儿,但是难度太大就一定是不好的。这样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因为难度太大了所以太难保持那份坚持的毅力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我认为“毅力”这个东西也是需要“呵护”的,比如获得看得见的进步、得到表扬认可,比如给予鼓励支持等等。

重新来一遍!

先把“远大志向”进行分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倒推法——一步步往前推导,直到推导出现在应该去做什么为止。

因为不知道问题中的志向是什么,那我就那我孩子的志向做例子吧:这孩子的志向也挺“远大”的,他是想以后当大学老师,而且是想去名牌大学当大学老师。这是有一天我们在上辅导班结束回家的路上他主动提及的事情。

孩子问我当大学老师好不好,我说很好啊,他说有多好,我瞬间想到了他可能的目的所以我就开始各种“吹嘘”了。果然我说的好像是被他认同的,然后直接问我“我怎样才能当上大学老师?”

于是我就跟他说最低标准名牌大学博士学历,而你想去更好的大学最好是海龟博士!

很显然这并没有吓着他,因为他马上就问我的下面一连串的问题“我是不是要先考上硕士?那我是不是要先看上一个好的大学才行?那我是不是得先考上重点高中,那我是不是要去xx中去读书?”好吧,到这里我是真的相信“当大学老师”这事儿孩子是认真的!我对他的分析表示了肯定之后,孩子跟我说“那你给我规划一下我怎么学才能考上xz中吧!是不是我去xx中(本地一所学习极其辛苦的私立)上初中才行?”

其实聊到这里这天基本上也就“聊死”了,因为孩子已经把原本需要我跟他一起一步一步推到回现在我们要做什么的工作自己已经提前做了。

而接下来的全都是“技术环节”了——现在怎么学?

这个计划表的模板应该就是当天晚上我和孩子一起做的,内容也都是我们俩商量后安排的,只不过我发出来的这张是寒假时候我们沿用模板的另外一份计划。

事实上这事儿我们自从上学以来就一直在做,每个寒暑假、每个学期都会有至少一份可执行性很强的很有针对性、目的性的计划表。

初中生了,可能已经不太需要一些“小红花”、“小印章”等在他们看来比较幼稚的激励方式了,他们可能会需要另在的一些“奖励”刺激——比如说父母之间感情更加和谐(意不意外,惊不惊喜?)、比如有出游旅行的计划、比如有给他购买何种礼物的诱惑、比如日常对他的肯定、正面管教更多……

自己的孩子自己可能会更清楚,不妨跟孩子聊聊看。

至于“远大志向”这事儿,偶尔合适的时候提提就行了,你可千万别试图拿这事儿来“督促”孩子,尤其是当你看到孩子“执行力不行”的时候。你信不信听烦了、逼急了他就直接告诉你他放弃这个志向了?

到那时候你怎么办?再重新规划一个新的志向?孩子会不会觉得这等于又给你提供“弹药”好让你“攻击”他呢?从此他再也不告诉你他的志向是什么都是有可能滴。

总结一下

回答这个问题我没有像往常一样一条一条的方法列出来,那种方式适合讲学习方法,适合讲具体的问题解决步骤。而题主的问题显然不存在这样的需求:

1、孩子有志向了而且在你们看来是很不错的志向!

2、孩子只不过是有些时候执行力差一些,让你们觉得孩子是不是偷懒了,是不是放弃努力了,是不是会一直或者不断的这样然后你的所有的“期望”都会破灭呢?

3、你能想到如何去引导孩子,那么就说明你是一位很关心孩子的家长。

所以我这里就采取了“聊天”的方式跟你聊聊这事儿。

这不是什么大事儿,别太焦虑了,你这样反而容易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自己先给自己减减压,你“阳光”了,孩子也就“阳光”了。然后按我说的方法跟孩子一起调整一下计划,做一个他绝对有能力有把握而不是需要拼尽全力才能够完成的计划——路还长着呢,只要孩子是在进步的、提高的,那么稍微快点、慢点又有多大的影响呢?你说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daotuan.com/yfzl/13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