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近38周,眼看着快生了,37岁的二胎妈妈孟女士突然出现了恶心、呕吐等类似早孕反应的症状。
她并没有意识到有何不妥,但宁医大总院产科医生得知后却如临大敌……
孕妇恶心呕吐,竟患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孟女士是个高龄产妇,年顺利怀上二胎,一家人欣喜地等待着新生儿的到来。
2月7日是农历大年初三,孟女士感觉肚子疼,类似于产前阵痛,此时她已经怀孕37+5周了,基本接近预产期,家人便送她医院检查待产。
主治医师黄丽娟详细询问了情况,得知孟女士第一胎是剖宫产,属于瘢痕子宫,第二胎也准备剖宫产,一切都没有异常,于是准备按照常规流程准备剖宫产手术。
就在这时,孟女士随口说起了自己的一个小困惑,“我这几天有点犯恶心,呕吐,就跟刚怀上那会儿的感觉差不多。”
一听见这话,黄丽娟心中产生担忧,直觉告诉她,眼前的这个产妇可能不是单纯的瘢痕子宫、临产这么简单。
根据经验,黄丽君为孟女士安排了血检,一看报告单,情况果然不妙。
孟女士的血糖特别低,凝血功能差,同时高尿酸、高胆红素、高转氨酶,这意味着她的肝功能和肾功能都不好,再结合其临床症状,排除掉肝炎、妊娠期高血压等疾病,基本考虑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这种病的发病率很低,大概是1/到1/之间,大家都知道羊水栓塞很凶险,实际上它的凶险程度一点不比羊水栓塞低,一旦发病,孕妇及胎儿的死亡率分别为75%和85%。”黄丽娟说。
情况危急,医院组织紧急全力抢救
情况危急,必须立即实施剖官产手术!
但此时有个难题让状况更加复杂,孟女士是RH阴性A型血,医院里并没有储备。
更糟糕的是,胎心监测提示胎心率无加速,几乎呈直线状态,孕妇及腹中胎儿都危在旦夕。
宁医大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救治小组,进行多学科协作,紧急寻找血源,在最短的时间内申请RH阴性血毫升,血浆毫升,并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很快,孟女士被推进了手术室,产科副主任医师薛伟与黄丽娟共同主刀,迅速为她进行剖宫产术,当晚20点33分,孩子顺利剖出,因窒息,复苏抢救后被转送至新生儿科进一步诊治。
产科团队则继续为孟女士实施子宫修补术+子宫捆绑术。
术后,孟女士因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等多脏器功能损害,转至ICU科继续治疗。
转入后仍间断出血,情况依旧不乐观,产科与ICU又联合持续按压子宫,促子宫手术对症治疗,情况才慢慢好转。
2月11日下午,孟女士脱离了危险从ICU科转至产科继续治疗,经过康复,近期平安出院。
怀孕晚期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警惕
黄丽娟说,她所在的产科以前也接诊过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产妇,这种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31~42周),在高龄产妇、初产妇、男胎孕妇及多胎妊娠中常见。
它起病急骤,病势凶险,病死率高,凶险程度不亚于羊水栓塞,随时都可能危及母儿性命。
“最重要就是早发现早治疗,产妇如果在孕晚期有恶心、呕吐、烦渴等消化道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医院检查,如果查血提示低血糖、凝血功能差、转氨酶高、肌酐高等异常,就要考虑是不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及时进行干预。”黄丽娟提醒道。
编辑:刘三哥
功德无量,为医护人员点赞!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