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肝日你够爱惜你的宝贝肝吗

文章来源:酒精性脂肪肝   发布时间:2021-10-27 13:55:28   点击数:
 

肝脏负责着人体的消化、代谢、免疫等诸多工作,每天繁忙劳累。很多人虽然叫着“心肝宝贝”,却从不对肝脏当宝贝一样疼爱,甚至平白给肝增负担,让肝受煎熬。

肝最怕什么?

肝脏最怕五种病毒。肝炎病毒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种,其中乙肝和丙肝常引起慢性肝炎,如不治疗,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肝脏还怕酒。酒精进入人体后,很少一部分由胃里的酶代谢,90%-95%的解毒工作都留给了肝。长期饮酒会让肝不堪重负,久而久之变成酒精肝。如不马上控制,还会演变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中国现行的安全饮用标准是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15克,女性摄入量应该更少一些。

计算公式:“饮酒量×酒精浓度×0.8=酒精摄入量”。如常见的啤酒为原麦汁11度,其酒精含量为3.7度。如此算来,啤酒一天饮用量不要超过两听(相当于ml玻璃瓶的一瓶)。

除了酒,肝脏还怕乱吃药。王凤梅副院长指出,肝是药物代谢的主要脏器,因此常常受到药物的毒害。据统计,目前至少有种药物具有潜在肝毒性。生活中,滥用抗生素、乱吃减肥药、随便吃保健品等行为,都在威胁肝脏健康。由此建议大家在服药前一定要咨询医生或药师,不可擅自用药,更不建议乱服保健品或植物草。

如今大家吃得好了,动得少了,患脂肪肝的人越来越多,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高达1.4亿。可脂肪肝如不加控制发展下去,会循着“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的道路,最终把人引向脂肪性肝癌。王凤梅院长说,门诊中,常见超重/肥胖10年以上的人,虽无其他肝病问题,肝脏照样“不行了”,所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重视脂肪肝的控制与治疗,也是不可忽视的爱肝之道。

定期查

肝功能

如果肝脏实在“扛不住”,会表现出黄疸、肝腹水等症状,但这时病情往往很严重了。因而建议大家定期体检,检查肝功能。

肝上长瘤怎么办?

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卢诚军表示:

常见良性肿瘤,得了不必害怕“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在查体中经常能发现,这个影像报告中的小阴影,其实是肝上生长的一种由于人在胚胎时期血管发育异常造成的血管团。若是后天形成的,则与反复感染导致的血液淤滞有关。”其实这种瘤是良性病,几乎不会恶变,只不过,在有些人身上,它会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而缓慢长大,制造一些麻烦。

突然破裂这事,发生几率极低

这里所说的麻烦,主要是指肝血管瘤长到一定程度时,会挤压到周围脏器。最常见的被挤压脏器是胃。因为胃在肝左外叶的旁边,如果肝左外叶上的血管瘤长得较大,如五六厘米、七八厘米,就会顶着胃的小弯侧,时常让人感到饱胀感。“传统观念里,超过5厘米的血管瘤一般建议切除,但最新理念是不以瘤的大小为绝对标准,主要还看它的位置,以及它对人体造成的影响。这也是有的患者肝血管瘤已达10厘米,我们却不建议他手术切除的原因。”卢诚军主任说,他和同事曾对一名女患者8厘米大的肝血管瘤进行过切除,手术整整用时9小时,就是因为这个血管瘤虽然不大,却在三个重要血管的中间,而血管瘤会在体内激素紊乱时快速增长,女患者又恰恰处于绝经期,所以如果当时不及时处理,其导致的后果不可预估。

对于血管瘤瘤体内会不会破裂出血,或是身体在被突然撞击、击打时出现血管瘤破裂的问题,卢诚军主任说,这也是他在门诊经常被问的事,这两种情况虽然都会发生,出现的几率却都不高,尤其是后者,可以忽略不计。“我干了20多年,只碰到过一例,用一个比喻来说,可能跟中奖差不多。“

明确瘤的性质,是最关键的事

血管瘤既然不会变成恶性的,不是不长就是长得缓慢,那么是不是可以长舒一口气,再也不用管它呢?卢诚军主任的回答是“不”,他解释说,血管瘤很容易与一些恶性的病变相混淆,比如肝癌、肝腺瘤、血管肉瘤等。由于这些肿瘤长得非常快,血管瘤的生长则缓慢得多,所以发现后最好3个月左右去复查一次,从它生长的速度来判断它的性质,若是长得不快甚至没长,那么以后每半年或者一年一查即可;如果长得很快,则一定到肝胆专科门诊及时请医生处理。

消除肝血管瘤,吃药可不管事

最后一个问题来了,要消除肝血管瘤,都有哪些方法呢?很多广告中宣传的药物管用吗?卢诚军主任说,药物对于肝血管瘤的消除没有明确疗效,目前首选的治疗方式还是手术,手术是根治这种肿瘤的最好办法。此外,介入和射频也是处理肝血管瘤的方式,但这些都是不推荐的。以介入治疗为例,它是通过介入的手段将肝血管瘤的主供动脉血管栓塞,让血管瘤失去血液供应而萎缩,但这样做会导致周围肝脏同时缺血,引发很难处理的胆管缺血性病变。

“我和同事经常切除较大的肝血管瘤,其中最大的一个直径近40厘米,已占据患者腹腔的2/3,并将患者的右肺几乎挤瘪,通过手术成功摘除,并没有并发症发生,所以大的肝血管瘤需要手术,小的或无症状的血管瘤只要认真随诊观察就可以了。”他最后提醒。

刘德华是乙肝患者,乙肝可防可治

乙肝为什么容易反复发作

很多患者对乙肝的反复发作感到苦恼,自己明明经过了一个漫长的疗程才治愈了乙肝,没想到一段时间过后疾病竟然复发了。那么,前期所进行的积极治疗岂不是都白费了吗。是什么影响了乙肝的复发呢?

●饮酒是乙肝复发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酒在肝内氧化,形成有害物质乙醛,可以直接损害肝脏,因此肝炎患者必须禁酒。

●擅自用药也是乙肝复发的常见原因。一些患者病愈心切,擅自应用“保肝”、“增强免疫”、“强肝”药等;有的轻信广告,不断服用药效可疑的各种所谓的“转阴”药。他们不了解有的药物本身就有肝毒性,多用滥用后必将引起肝损伤。在肝炎患者中有10%~20%为药物性肝病,据统计,目前有~种药可致肝损伤。

●不遵医嘱。治疗中随意停药、漏服或加服,有人认为这没有什么关系。殊不知抗病毒药需要长期服用,按医嘱用药才能保证病情不反弹。

●混合感染也容易引起乙肝反复发作。乙肝患者可感染丙肝,在慢性乙肝中发生丙肝病毒感染者约10%,丁肝病毒是一种缺陷病毒,必须依赖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才能复制,有时便和乙肝病毒同时感染人体。某些“非嗜肝病毒”,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等,会感染乙肝患者,使转氨酶再次升高。

接种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有效方法

乙肝疫苗其实就是制备乙肝病毒表面的某些有效蛋白,这些蛋白接种人体后,免疫细胞会产生“特异性武器”(抗体)来对抗乙肝病毒,而接种者本身不会被感染。当人体再次接触乙肝病毒的时候,这种早已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武器”就会立即“开火”,清除病毒,抵御感染,从而避免乙肝的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所有婴儿在出生后尽快接种乙肝疫苗(最好是在24小时内),我国的乙肝疫苗接种程序是在0、1、6月龄各接种一剂。按时完成疫苗接种程序后,95%以上的婴儿可以产生保护性抗体水平。保护期持续至少20年,甚至可能是终身的。

成人接种乙肝疫苗也是3剂次:接种第一剂4周后接种第二剂,接种第二剂5个月后接种第三剂。如果你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又没接种过乙肝疫苗、或未全程接种、或接种史不详,就可以去接种。但接种前不需要先进行血清学筛查,无论是感染过还是未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人接种乙肝疫苗都是安全的。

(来源:健康博览、城市快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daotuan.com/jbjc/123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