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范建高
上海交通大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脂肪肝专委会主委,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硬化分会委员暨国际动脉硬化学会中国分会理事,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分会/肝病分会常委,中华肝病学会委员/脂肪肝酒精肝学组名誉组长,上海市肝病学会名誉主委/内科学会常委、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器官纤维化分会副主委。JGastroenterolHepatol,Alcohol,JDigDis,HBPDInt,中华内科/消化/肝脏/糖尿病杂志、实用内科杂志等编委/常委,肝脏、胃肠病学肝病学杂志副主编,实用肝脏病杂志总编辑。长期从事肝病的研究,承担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6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0项。主编专著和科普读物18本,发表论文余篇,其中PubMed收录余篇,第1和(或)通讯作者Hepatology,JHepatol,CancerLetter,ScientificReport,LievrInt,JGastroenterolHepatol等SCI期刊论文66篇;曾连续3年入围中国最有影响的前50名学术论文作者。应邀在美国/欧洲/亚太/日本/印度/韩国/埃及/俄罗斯等肝病年会及亚太消化年会等作学术报告40余次,作为大会共同主席成功主办4届上海国际消化系统疾病会议、6届全国脂肪性肝病学术会议以及两届东方感染-肝病学论坛。
目前,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发病率高达40.40%。而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或总胆固醇升高为特点的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
有效控制血脂异常,有助于减少或延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尽管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调脂药物,但很多患者对服用他汀类药物有顾虑,担心长期服药会导致肝功能损害。
他汀类药物到底安不安全?导致肝损害的概率有多大?万一服药后出现肝功能损害,该怎么办?
今天,我们独家分享范建高教授的讲座PPT,希望能让大家对他汀类药物的肝脏安全性有一个正确认识。
精华摘录1
他汀治疗过程中出现肝酶异常怎么办病情评估
是否一过性转氨酶升高?
是否肝源性转氨酶异常?
是否有肝炎和肝功能不全?
原因分析
他汀药物相关肝脏损害?
肥胖症、糖尿病及其相关脂肪肝?
胆胰疾病急性发作?
病毒性肝炎?酒精滥用?其他更有可能的损肝药物?
2
他汀引起肝酶升高的发生率
转氨酶升高水平
发生率
ALT1-3xULN
20%(临床试验结果)
ALT3xULN
1%(常规剂量他汀治疗)
2%-3%(大剂量他汀治疗)
ALT5xULN(PPP)
0.5%
ALT9xULN(PPP)
0.2%
3
他汀诱导肝酶升高的特点他汀治疗的共性特征,呈剂量依赖性
绝大多数血清转氨酶3xULN(U/L)
常见于开始治疗或增大剂量3月内
通常不伴有血清胆红素增高
几乎不引起血清GGT单独升高
绝大多数为无症状性孤立性转氨酶增高
4
他汀治疗中出现肝酶异常的处理出现明显肝损伤和肝功能不全征象
不管转氨酶高低及其成因均立即停药并请会诊
他汀所致无症状性孤立性转氨酶增高
轻度增加,无需停药
半月内连续两次3xULN,减量或换药
其他原因所致肝酶异常可继续应用他汀
合并NAFLD的高脂血症患者理论上更需强化降脂治疗
联用保肝药物可提高治疗顺从性并减少医患纠纷
5
慢性肝病患者可否使用他汀他汀的肝脏安全性良好,他汀治疗过程中出现ALT升高:发生率1-3%,与临床肝炎之间无必然联系。
他汀相关孤立性转氨酶升高,不代表明显肝损害或肝功能不全。
联用保肝药物有助于防治肝损害和提高治疗的顺从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不明原因肝酶增高患者可安全使用他汀且可能有更多获益。
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角度,使用他汀的患者获益更多,临床医生无需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