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智锦通讯员潘英媛
当前,脂肪肝已经成为第一大肝脏疾病,且由脂肪肝引起的肝癌发病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由广东科技报、广东省立图书馆、南方生活广播主办的“中山讲堂健康系列讲座”将于10月15日上午开讲,本期另一特邀嘉宾广东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首席专家何兴祥教授指出,脂肪肝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与酒精性脂肪肝,他将从“多、轻、重、防、治”五字诀讲解非酒精性脂肪肝攻略。
何兴祥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医院消化内科首席专家,副院长。现任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副会长,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脂肪肝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消化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被国家人社部、卫生部与中管局联合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擅长食道、胃、肠、胰、肝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是消化系肿瘤与脂肪肝的个体化诊疗。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四上午(越秀区农林下路19号农林门诊)
何兴祥教授指出,脂肪肝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与酒精性脂肪肝,他将从“多、轻、重、防、治”五字诀讲解非酒精性脂肪肝攻略。
一、多:全世界,包括我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者很多,普通人群患病率接近15%,就这个比例来说,我国脂肪肝患病者人群显得很庞大。何兴祥介绍,这主要跟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相关,是“吃得多、动得少”的结果。
二、轻:得了脂肪肝症状很轻,感觉上“不痛不痒,轻描淡写”的,何兴祥指出,到医院看病的话,检查结果也很轻,抽血化验肝功能时转氨酶也正常。正是客观上无症状、化验结果正常,主观上感觉轻,这两个层面使得老百姓和非专科医生对脂肪肝不重视。
三、重:脂肪肝危害很严重,后期结果很可怕。何兴祥表示,脂肪肝病人更容易得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癌症(肝癌、大肠癌),目前已有很多相关科学依据。
四、防:何兴祥介绍,虽然脂肪肝可怕,但是可预防。“更重要的是预防严重疾病的发生,把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肝癌、大肠癌等重大疾病的预防窗口前移,”何兴祥认为应在脂肪肝阶段重视并控制病情。他说,“治疗性的生活行为改变对于脂肪肝患者,跟吃药一样重要。”
这是治病的一个手段,何兴祥强调,必须要重视。
五、治:如果已经变成比较严重的脂肪肝或者脂肪性肝炎,光靠治疗性的生活行为改变疗效甚微,此时应找专业医生治疗。何兴祥强调治疗的疗程要够,脂肪肝查出来时都比较严重,所以治疗时的疗程都比较长。一般人转氨酶为40个单位以下,所谓平均值是大样本人群的平均正常值,所以治疗要个体化,就是需要恢复到病人自身的基线水平,之后吃药维持,直到肝脏组织结构恢复到正常。生活方式的改变需要一定的时间,且难以坚持,加上停药过早,脂肪肝就容易复发,其实是肝脏组织结构与功能没有恢复正常。
小知识
脂肪肝防治手册
首先从饮食结构上说,很多人平时吃饭都是先吃肉、再到青菜和水果,应该反过来,先吃水果,再吃青菜,最后吃肉。而且肉类主张吃白肉,可选鸡、鸭、鱼肉等,四条腿的动物肉为红肉,不宜多吃。先吃水果再吃青菜,补充多一些维生素和粗纤维,防止热量过剩。因为热量过剩会变成糖原储存起来,再多就变成脂肪储存起来。
其次运动方面,有氧运动更利于脂肪燃烧,运动时间太短、量不够都不能充分消耗脂肪。运动时要喘气、心跳加快才能达到锻炼目标,“散步的话要散到‘上气不接下气、微微冒汗、心跳加速’才有用。”何兴祥提醒。运动的时间也要掌握好,他建议晚上运动,并提出“不让过多的热量过夜”的口号,俗话说“今日事今日毕”,也就是不让今天多余的热量过夜。
下期《中山讲堂·健康系列讲座》预告主题一:糖尿病相关专题
主讲嘉宾: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博士生导师曾龙驿教授
主题二:肝硬化相关专题
主讲嘉宾:医院医院普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刘波教授
时间:年11月19日(周六)上午10:00-11:30
地点: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文明路总馆B区一号报告厅
您若喜欢今日内容,可动动手指转发给亲友;若媒体转载,请标明出处!
更多健康资讯,?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