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目前我国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约万,这里面也有一些准妈妈,由于乙肝妈妈更容易将病毒传给自己的宝宝,所以想要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乙肝阳性的准妈妈应该怎么做呢?
一、怀孕之前
1、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妇女计划怀孕前,最好由肝病科专科医师评估肝功能,肝功能始终正常的感染者可正常妊娠。
2、肝功能异常的HBV感染的妇女,医院咨询专科医师,如需要治疗的,应尽量在怀孕前6个月完成抗病毒药物治疗。并在治疗期间做好避孕措施。
(1)既往没有经过抗病毒治疗的,建议选用干扰素治疗结束后6个月再准备怀孕,或选用一些对胚胎相对安全的药物如替比夫定、替诺福韦酯进行抗病毒治疗。
(2)既往使用可能会对胚胎造成不良影响的药物如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等药物治疗的,可在怀孕前换用替比夫定或替诺福韦治疗6个月后怀孕。
二、怀孕期间
1、乙肝妈妈怀孕期间必须定期复查肝功能,尤其是在妊娠早期和晚期。首次检测肝功能正常者,如无肝炎临床症状,1-2个月复查1次;如丙氨酸转移酶(ALT)升高,应根据ALT具体数值结合胆红素水平情况,请相关专业医师会诊,确定复查间隔时间和复查项目等。
2、乙肝妈妈的病毒数量越高,传给宝宝的机率越大。因此降低乙肝病毒数量非常重要。在怀孕中后期,如果乙肝病毒数量>2xIU/ml,可于怀孕第24-28周进行替比夫定、替诺福韦治疗。
三、产后
1、对于乙肝妈妈所生的宝宝,应在出生后24h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应≥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出生后采用这种方法,阻断乙肝妈妈传给宝宝的机率可达到95%。
2、在产后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
3、母乳中HBV-DNA水平远远低于血清HBV-DNA水平,所以在正规预防后,乙肝阳性妈妈的宝宝,可以母乳喂养,无需检测乳汁中有无HBV-DNA。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妈妈在喂奶前应洗净手,擦拭乳头;孩子和妈妈的用品最好隔离;如果乳头皲裂严重或宝宝口腔溃疡,可适当暂停哺乳。
四、随访
完成上面3个阶段的预防治疗措施后,医院不断的随访,对宝宝进行乙肝病毒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下一步处理,直到宝宝4至6岁。
1、抗体检测时间:宝宝出生后按照0-1-6免疫程序(接种第一针疫苗后,间隔1个月及6个月注射第2针和第3针疫苗)完成3剂乙肝疫苗接种,1-2个月后可进行抗-HBs抗体的检测。
2、检测结果分析:①HBsAg阴性,抗-HBs阳性,且mIU/ml,说明预防成功,应答反应良好,无需特别处理;②HBsAg阴性,抗-HBs阳性,但mIU/ml,表明预防成功,但对疫苗应答反应较弱,可在2~3岁加强接种1针,以延长保护年限;③HBsAg和抗-HBs均阴性(或10mIU/ml),说明没有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但对疫苗无反应,需再次全程接种(3针方案),然后再复查;④HBsAg阳性,抗-HBs阴性,高度提示免疫预防失败,6个月后复查HBsAg仍阳性,可确定预防失败,已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
温馨提醒
母婴传播是我国慢性HBV感染的主要原因,如果准妈妈HBsAg阳性,其宝宝是感染HBV的高危人群,如果要降低宝宝感染HBV几率,则在宝宝出生后必须采取正规的阻断措施,也就是出生后除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外,必须在出生后12h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这个真的很重要!任何疾病的治疗和预防都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如果您是一位乙肝阳性的准妈妈,一定要记得在孕前、孕中、产后就治疗和预防的问题到正规医疗机构咨询专科医师,切不可根据自己了解的零碎知识盲目用药,也不可太过大意而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如有疑问点击原文在线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