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肝沥胆、肝胆相照、肝肠寸断、抓心挠肝、大动肝火、肝脑涂地、小心肝……
从古至今,肝的好坏总和生命紧紧联系,肝的重要性当然不言而喻。
肝脏是人体功能最多、最复杂的脏器,也是参与营养代谢的重要器官之一。食物消化的终产物被直接输入肝内进行储存或合成其他物质,或在必要时运输至机体的其他部位。
功能多参与代谢
糖、蛋白、脂肪等代谢
胆汁
生成和排泄
免疫功能
解毒功能
凝血功能
其他
肝脏疾病病因
病毒
由肝炎病毒(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引起的急、慢性肝细胞损伤。甲型经口传染,很少转为慢性,更没有长期携带者。乙型和丙型是有血液和液体传播,在急性感染后有相当部分患者会长期携带或转成慢性肝炎,晚期发展成肝硬化,甚至发生癌变。
化学物质
真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如黄曲霉毒素)、化学污染的食物(如亚硝胺)、有毒食物等,有的引起肝脏急性损伤,有的还可以诱发肝癌。
酒精中毒
长期大量饮酒(乙醇摄入量80克/天,10年以上)时,引起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最后导致酒精性肝硬化。
营养不良
多数情况下营养缺乏不是肝脏损伤的原发病因,但是它可以为中毒和感染性物质加重肝脏损伤创造条件。
营养过剩
营养过度导致脂肪肝目前越来越多见。预防脂肪肝的发生应戒烟戒酒、烹调少油,不吃甜食,食用蔬菜薯类豆类增加膳食纤维,多吃粗粮,增加运动,控制体重。
肝脏疾病病因较多,与饮食和营养的关系也是千丝万缕。肝脏疾病的营养治疗
目的①通过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元素维持或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②防止或避免加重肝性脑病;
③防止肝功能进一步恶化,促进新组织生成。
原则高蛋白、高维生素、适当能量饮食。
急性期早期急性患者常有厌食、纳差、消化、吸收障碍,此时不宜强调营养,被迫进食治疗。应给予易消化、低脂饮食,少量多餐,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如果患者进食量太少,无法满足其生理需要,可辅以静脉输入葡萄糖、维生素和电解质维持营养和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蛋白质40~50克/天,脂肪25~30克/天。当患者病情重,血氨升高、有肝昏迷先兆时,应该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限蛋白20克/天(供给产氨低的蛋白质食物),或短期内无蛋白饮食。
慢性期1.能量供给
此期应保持营养平衡,避免营养过高增加肝脏负担,加重代谢障碍,可导致肥胖,甚至诱发脂肪肝、糖尿病,影响肝功能恢复,反而延长病程;但能量摄入不足,加重身体组织蛋白质的消耗,不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因此肝病患者的能量供给须与体重、病情及活动相适应,尽可能保持能量的收支平衡,维持理想体重。一般认为卧床患者每日每千克体重需20~25千卡,从事轻度和中度活动者则分别需要30千卡/千克和35千卡/千克。
2.蛋白质供给
供给足量优质蛋白质可以维持氮平衡,提高肝中各种酶的活性,使肝细胞脂肪浸润消失,增加肝糖原含量,改善肝脏功能,有利于肝细胞损伤的修复与再生。肝病时,肝脏解毒能力降低,过多的蛋白质会加重肝细胞负担,出现血氨增高。一般给予1.0~1.2克/(千克?天)蛋白质,宜选用优质蛋白质,如奶制品、鱼、瘦肉等占总蛋白50%以上,动植物蛋白混用,充分发挥其互补作用,力求减少氨的来源。如有其他并发症,蛋白质应作相应调整。
3.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对蛋白质有庇护作用,并促进对氨基酸的利用、补充碳水化合物能增加肝糖原储备,对维持肝微粒体酶的活性,增强肝细胞对毒物的抵抗力十分重要。但糖类超出实际需要将转化为脂肪积存,引起血脂升高及肥胖,反而加重病情不利于恢复。碳水化合物应占总能量55%~60%。最好来源于主食及副食品中含的天然糖类,不宜多用甜食,以免影响食欲,防碍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取,或引起胃肠胀气。在患者纳差,能量摄入不足时,可适量摄入一些葡萄糖、麦芽糖等补充。
控制饮食对遗传性肝脏碳水化合物代谢疾病也有益处。这些疾病有:半乳糖血症、糖原累积症病和果糖不耐受病均由于某些特殊酶缺乏。这些缺陷致使底物的代谢途径受阻(包括糖无氧酵解)。这些产物在各脏器的囤积,尤其是肝脏和肌肉,导致脏器的损伤,引起低血糖。对果糖不耐受的儿童必须禁食类似水果、蔬菜和蔗糖的食品。若糖原累积症病I型患者进食富含葡萄糖的食物,避免低血糖,其生化指标可明显改善。
4.脂肪
肝病患者多有厌油腻,食入脂肪过多可延长胃排空,影响食欲,但限油烹调影响食欲,所以一般每日的供给量以患者耐受又不影响其消化功能为度。建议脂肪的摄入量占全天总能量的25%左右,烹调时使用植物油可补充必需脂肪酸。对于脂肪肝或高脂血症者则应限制脂肪;淤胆性肝病者应减少脂肪摄取可以改善症状。必要时,采用中链甘油三酯(MCT)。
5.维生素
肝病影响脂溶性、水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应及时补充。
饮食治疗的注意事项
禁食油炸、酒类、刺激性食物、霉变食物
对于肝功能损伤的患者,由于其肝内代谢酒精所需的酶类减少,活力降低,因而影响了肝脏对酒精的解毒能力,即使少量饮酒也会使肝细胞进一步受损,导致肝病加重。对于刺激性食品应慎用或不用,以保护肝脏,避免饮食不当加重肝细胞损伤。
腹胀时少食牛奶、豆浆及其他产气食物
牛奶、豆浆及其他产气食物影响患者的食欲,导致摄食量减少。
少食多餐
肝病患者每日可用4~5餐,每次进食不宜太多,减少肝脏负担。食物应新鲜、可口、易消化。在不妨碍营养原则的前提下,应尽量照顾患者的饮食习惯。
文中内容参考《营养与疾病预防——医护人员读本
文中图片摘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