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肝病患者有这样的经历,在体检时得知自己得了肝病,往往想治疗时却又被告知不用治疗,只需定期复查肝功能正常就不要治了。这让病人感到非常疑惑:怎么明明有了肝病却不用治疗?难道肝病没有传染性,不会像人们常说的会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真只需要定期复查就可以了吗?今天,医院郭少琴主任来为你解疑答惑。
肝病有没有传染性?是不是定期复查就可以了?
肝病是否有传染性是由肝炎病毒决定的!肝炎病毒的存在与否直接决定了传染性是否存在。过去人们只能凭二对半和肝功能的检查结果来诊断肝病,一般认为只要肝功能正常就没有传染性,不需治疗。事实上这是非常错误不科学的!乙肝二对半只能判定肝病目前的临床阶段(大小三阳),肝功能检查结果正常也不能说明肝脏绝对没有炎症存在,而只能说明肝脏目前还可以正常工作,代偿功能相对正常。临床上通过肝穿刺发现:只要肝炎病毒活动,哪怕肝功能正常,肝脏炎症和肝细胞损伤就必然存在,尤其是小三阳,必定存在纤维化和慢性化。
单纯依靠肝功能的正常与否来判定传染性和治疗时机,早己是过时的观念了。少数医务人员不注重自身学习,提高诊治水平,一味单纯地对病人强调定期复查,忽视了对治疗原则的讲解,只能导致病人的病情进一步恶化,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
肝病需不需要治疗?会不会发展成肝硬化肝癌?
《慢性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明确指出: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需要抗病毒、免疫调节等综合治疗,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慢性肝炎具有自然加重的趋势,如不实施有效的治疗,会逐渐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我国在国际上发行的权威杂志《中华内科杂志》综述提出:慢性肝炎的持续存在易导致肝病进展成为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及时应用抗病毒治疗促进疾病缓解,阻止肝硬化进程,防止出现肝衰竭和肝细胞癌的严重后果,具有重要意义!
肝炎病人不论肝功能是否正常,只要有病毒存在,就必须进行相应的抗病毒治疗!因为只要病毒存在,就必然存在传染性和破坏性,病毒需要在肝脏内生存,就肯定要与肝细胞争夺营养和生存空间,也就必然会导致肝脏免疫反应,从而造成肝细胞营养不良和大量损伤;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机体免疫调节和抗病毒治疗,病毒绝不可能自行死亡,只会不断复制、大量繁殖。当病毒引起大量的肝细胞损伤坏死后,肝纤维化肝硬化也就不可避免了。所以,对肝炎病人进行及时有效、对症的抗病毒治疗,刻不容缓!不能只局限于肝功的正常与否,犹豫与彷徨只能导致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试想:如果说肝功能正常就不需治疗,单纯的保肝护肝而不抗病毒,那么有谁敢保证只要肝功正常就不会向肝硬化发展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酒精肝和脂肪肝是怎么产生的?它们也会发展成肝硬化肝癌吗?
酒精进入人体后在胃肠道被吸收,约90%的酒精成分(乙醇)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生成乙醛,直接刺激损害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及其解毒功能,导致严重肝损伤和酒精性肝硬变。长期饮酒会导致肝内脂肪代谢障碍,脂肪细胞含量增多,充盈于肝细胞内,减弱肝脏的生理功能,形成酒精性脂肪肝。按照“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三部曲逐渐发展。
据统计,慢性嗜酒者近60%发生脂肪肝,20%至30%最终将发展为肝硬化。在我国农村地区,因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许多人甚至忽视自身酒精肝脂肪肝的存在,导致酒精性肝硬化在近年呈急剧增长趋势,对酒精肝脂肪肝的控制和治疗己刻不容缓。
肝炎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肝功能己有损害,肝脏解毒功能降低,即使少量饮酒也可引起肝炎活动,激发黄疸;长期饮酒则易致肝硬变和促进肝硬变失代偿。因此,肝炎病人是绝对禁止饮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