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28国际肝炎防治日宣传

文章来源:酒精性脂肪肝   发布时间:2021-12-9 15:03:14   点击数:
 北京权威皮肤科医院 http://m.39.net/pf/a_4322685.html

疾病简介

肝炎,通常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和毒物、酒精等,侵害肝脏,使得肝脏的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它可以引起身体珠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

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肝炎,多数指的是由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等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这只是“肝炎”家庭中一个最重要的分支,而上文中所说的肝炎则是指广义上的肝炎,并不仅仅限于病毒性肝炎。有时人体营养不良、劳累,甚至一个小小的感冒发烧,都有可能造成肝功能的一过性受损。

肝炎通常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根据病因来分,可以分为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等;根据病程长短来分,可以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等;根据病情轻重程度,慢性肝炎又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等。临床上对肝炎的诊断,通常是结合了上述多种方法分类的。

各型肝炎的病变主要是在肝脏,都有一些类似的临床表现,可是在病原学、血清学、损伤机制、临床经过及预后、肝外损害等方面往往有明显的不同。

了解完什么是肝炎,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我们关心的内容吧,病毒性肝炎是怎么分类的以及如何检查治疗的。

病毒性肝炎类型及临床表现

医学上肝炎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七种类型,其中乙肝是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本病遍及全球,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泻及腹胀,部分病例有发热、黄疸,约有半数患者起病隐匿,在检查中发现。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广泛存在于血液、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精液等处,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密切接触等传播,所以乙肝发病具有家族性。

但并不是每个感染病毒的人都会成为乙肝患者,这与患者感染的病毒数量、毒力和感染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免疫反应状态,也在乙肝病情和病程的转归上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患者感染乙肝病毒后可能出现下面结果:不发病且产生保护性乙肝表面抗体、长期慢性无症状带毒者、轻度慢性肝炎、重型肝炎。

了解完肝炎知识,我们不难发现,现阶段,乙型肝炎带给我们的危害最大。

向乙型肝炎宣战!

什么是乙型肝炎?

即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疾病。

乙型肝炎主要检查:肝炎两对半检查、肝生化检查

了解乙型肝炎检查

这些常用的指标,你都知道了吗?下面来看看乙型肝炎的相关治疗吧。

乙型肝炎的治疗: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提出的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细胞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最后我们来看看乙型肝炎的预防吧

乙型肝炎的预防:

1、接种乙肝疫苗

2、保持健康的身体,一个健康的身体可以有效抵抗病毒侵袭

3、患有乙型肝炎准备怀孕的妇女一定要咨询医师后才能怀孕,并在怀孕期间、分娩期间、医院进行相关疫苗和蛋白的接种。

4、适量饮酒

5、摄入营养适当,保持合适的体重

6、拒绝毒品,到正规医疗机构献血

7、健康的生活习惯

8、意外接触含乙型肝炎病毒血液后怎么办?

如己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抗-HBs水平大于10mIU/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水平低于10mIU/ml或不详者,应立即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注射第1针乙型肝炎疫苗,于1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

慢性乙肝防治的道路上,我们与您携手同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daotuan.com/zfgyx/12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