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酒精性脂肪肝 发布时间:2025/6/26 12:29:38 点击数: 次
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pf.39.net/bdfyy/jdsb/220321/10467294.html吃得多,消耗少,自然容易肥胖,但仅因夜宵,且解释为夜宵后身体没有活动而出现脂肪肝、肥胖,这是有失偏颇的,或者说解释不够全面。先从人体的能量消耗谈起,通常人们会认为,人体的能量消耗就是我们每天的体力活动消耗,如坐着、说话、走路、写字、运动等,还会把吃饭看做是补充能量而不是消耗能量的活动。其实,成人的能量消耗主要包括基础代谢、食物热效应、体力活动等三方面,至于少量的情绪和环境温度的影响,不作常规考虑。从基础代谢的概念来看,这种能量消耗的方式是身体内部自身的能量消耗,几乎不受外界影响,而且不会停止,即使在睡觉时也保持基本不变。那么,吃不吃夜宵都不会影响基础消耗量,因此,对轻体力劳动者来说,认为夜宵与肥胖、脂肪肝有关,也只是因为夜宵增加了额外的能量摄入,而不是说夜宵后没有活动而致肥胖。每日能量摄入总量是个总体概念,我们对能量摄入超标与否,应该以一日或一周或以上来判断。如果一日三餐已摄入足够的能量,那么,再吃夜宵就肯定会超量了,日复一日,必然导致肥胖、脂肪肝。因此,合理控制饮食,控制总能量的摄入,就算分多餐进食也没问题,即使每天吃两次夜宵也不会对体重增加有太大风险。正常一日三餐的能量比例的确同每次餐后的能量消耗量有关,比如,最标准的三餐能量比例要求为:早餐30%,午餐40%,晚餐30%。如此分配,主要考虑的是每餐后工作强度所需能量的问题,午餐既要补充早餐后工作消耗的不足,又要为下午的工作消耗作好准备,因此,午餐的能量比例是最高的。同时,4~6小时进食一次,与食物在胃肠道的排空、消化时间有关,身体的糖原储备也会在4小时左右消耗完,如不及时补充食物,就会出现明显的饥饿感。但是,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有了较大改变,比如早上起床迟了,吃完早餐不到两小时就到了中午,而晚餐后可能会工作或娱乐到半夜,这样必然会改变一日三餐的能量比例,很多人自然会养成夜宵的习惯。虽然传统的饮食方式不主张这种不合常规的改变,但是,让这类人群饥肠辘辘地度过漫漫长夜也行不通。因此,不能仅仅因为饮食习惯有了改变,就认为必定会导致不良后果,吃夜宵不是导致肥胖、脂肪肝的绝对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