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胺防治调理肝脏疾病

文章来源:酒精性脂肪肝   发布时间:2021-12-9 15:03:14   点击数:
 北京皮肤病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a_4322685.html

一、什么是肝炎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一般术语。可指一组病毒性疾病,即通常所说的甲、乙、丙、丁、戍型肝炎五种肝炎病毒通过不同途径传播,是常见的严重传染病之一,其共同特征是感染肝脏并引起肝脏发炎。另外也有由于滥用酒精、使用药物或摄入了环境中毒物引起的肝炎。

肝炎之所以严重是由于它扰乱了肝脏的许多功能。其中包括产生胆汁帮助消化、调节血液化学成分、清除血液中潜在毒物的作用。由于本病可能被误诊为流感,或者由于一些病人没有任何症状,致使许多肝炎病例没能被诊断出来,常见的肝炎症状有1、食欲下降2、乏力3、低烧4、肌肉或关节痛5、恶心、呕吐6、腹痛。

常见的体征有

1肝脏轻度肿大,可触及质地较软或中等硬度的肝脏,或有压痛、叩击痛。有些病例可无任何体征。

2有些病例可出现肝病面容,表现为面色黯黑、黄褐无华、粗糙、唇色暗紫等,还可引起颜面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及肝掌,有些病人可有脾肿大。

3巩膜或皮肤黄染,比消化道症状出现晚。

二、肝炎流行情况如何

病毒性肝炎主要分为五型:即甲、乙、丙、丁和戊型。其中甲型和戊型主要经胃肠道途径传播;乙型、丙型和丁主要经血液传播。

全世界约有3亿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而我国约有1亿2千万;有万慢性乙型肝炎的现症患者在社会上流动;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在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首位,平均年发病率为--10万左右,即全国每年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约万例,但根据病毒性肝炎的漏报调查,本病的实际发病数比报告数高5--8倍。据调查,我国现患慢性肝炎病人为0万例,每年死于肝病约30万例,其中50%死于原发性肝细胞癌,绝大多数与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

根据-年全国病毒性肝炎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为9.8%,其中1.2%同时携带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至少在18%以上。据此推算??我国约9.7亿人已感染过甲肝病毒6.9亿人,其中1.2亿人携带乙型肝炎病毒;已感染过或正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万人同时携带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万人携带丙型肝炎病毒,至少2.1亿人已感染过戊型肝炎病毒,由此可见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的严重性。

三、病毒性肝炎是如何传播的

病毒性肝炎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可通过消化途径和血液途径以及亲密接触感染。

1、甲肝、戊肝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染:

(1)食用、饮用过被肝炎病毒污染过的食物、水;

(2)与肝炎病毒携带者有过密切的接触。

2、乙肝、丙肝、丁肝主要是由以下途径传染的:

(1)血源性传播,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接受器官移植;

(2))医源性传播,使用过被污染的注射品、针头、内窥镜及其它医用器具;

(3)母婴传播,如果婴儿的母亲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能通过胎盘传播,宫内传播,或在孕妇分娩时从产道传播??围产期传播。

(4)密切接触传播,同乙肝患者共用牙刷、剃须刀以及密切接触

(5)性接触传播,乙肝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都可能含有乙肝病毒,性乱交、同性恋性接触及夫妻之间性生活未采取防护措施都可能造成病毒的传播。

“甲壳胺”防治调理肝脏疾病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具有多种多样的代谢功能,对糖、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激素等的代谢均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肝还有分泌、排泄、生物转化等功能。由亿个肝细胞组成的肝脏所具有的多方面功能,大多是通过酶反应来完成的,所以肝脏可被称为“人体的化工厂”。作为人体生命的重要器官,肝脏拥有比其他器官强四倍的功能,所以偶尔运作过量也不至于超过负荷。另外,肝脏再生能力很强,即使被切除一半左右,也会以相当快的速度复原。正因为如此,所以肝脏即使已损坏惨重,也不易出现症状。当一个人能感觉到肝脏机能有问题时,通常已是肝脏严重受损的时候。

肝病的起因虽然可由病毒、酒精、劳累过度、药物中毒等而不同,但大致来说,病态发展的顺序是,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酒精性的话是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肝病最可怕的地方在于染病之后并无特别有效的固定治疗方法。一般得了肝病只能静心休养,注意饮食。

现在虽有干扰素用来治疗丙型肝炎,但也有副作用而不尽完善。基本上还是靠静养和食物疗法。在医疗如此发达的现代依然没有特效药。这是肝病的可悲之处。然而,甲壳胺却为肝病防治工作带来了生机,因为从肝病的起因来看,人体免疫功能低下,不能消除病因,特别是肝炎病毒,肝脏功能低下,无法排解外来毒物,受损的肝细胞不能修复、活化,将是阻碍肝病康复的关键所在。而甲壳胺恰恰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效进行排毒解毒、杀抑原生物体、遏制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加强组织修复、活化细胞等多方位的生理机能。这就给防治肝病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治疗方法。

甲壳胺调理肝病的机理主要有:

1、防止肝炎和脂肪肝的发生。甲壳胺具有清除体内有害物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甲壳胺可直接活化巨噬细胞,当壳糖胺浓度达64微克/毫升时,就能增强淋巴系统中NK细胞活性--约为4至5倍,壳糖胺浓度达96微克/毫升时,LAK细胞十分活跃。其机制是甲壳胺通过B细胞、壳糖胺通过T细胞系统实现活化的。壳糖胺寡糖可促进白细胞介素I的产生和白细胞介素II的诱导生成。甲壳胺是天然弱碱性的物质,可由体内的酶及肠道细菌将其分解吸收,把人体体液恢复调节到健康的弱碱性水平。而人体的免疫细胞在弱碱性的环境下活性最强,甲壳胺通过改善人体的酸碱平衡值来提高免疫机能活性的、妨碍胆固醇和脂肪的吸收(见:甲壳胺如何治疗调理高血脂)等功能,从根本上防止了肝炎和脂肪肝的发生。

2、活化肝脏中的生物酶。被称为“人体化工厂”的肝脏,在体内进行的种种反应,都是通过生物酶来完成的。研究证明,甲壳胺有促使肝脏中生物酶分泌增加的功能。比如一个喝酒患者,在服用甲壳胺以后,酒量会大增。这是因为,我们喝下去的酒是乙醇,乙醇在体内首先变成乙醛,乙醛是一种毒性物质,在体内蓄积到一定量就会使人酒醉,并表现一定症状。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人喝少量的酒是不会醉的,这是因为肝脏能分泌醛基氧化酶,这种酶可以专门把有毒的乙醛氧化成乙酸,再进而氧化成二氧化碳、水而解毒。而酒喝多了所以要醉,这是因为体内产生有毒的乙醛太多,而肝脏能力有限,所分泌的醛基氧化酶的量有限,不能充分将乙醛氧化而引起的。而服了甲壳胺以后,再喝酒不醉或醉得较轻,只有从甲壳胺能大大增强肝脏机能,使肝脏分泌的醛基氧化酶激增,有了足够数量的醛基氧化酶,就可把有毒的乙醛全部或大部氧化来进行理解。

3、修复肝细胞。肝硬化病人被称作是肝脏疾病的终点站。

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引起的肝障碍等,恶化之后最后都会演化成肝硬化。肝细胞因死亡而纤维化变硬的情形就是肝硬化,因为代谢活动终止,所以死亡率极高。肝硬化的成因,80--90%是来自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虽然也会演化成肝硬化,但在这之前还需经过一个阶段--脂肪肝。

对于肝硬化。并没有象干扰素对肝炎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若在肝炎、脂肪肝阶段时就能医治好是再好不过的。

若不幸已经到了肝硬化的阶段,用甲壳胺也能恢复原来的机能,但比起来单独使用,若和对肝脏有用的啤酒酵母并用的方式效果更佳。啤酒酵母除含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外,它还含有大量细胞再生不可缺少的核酸。

肝脏的疾病从本质上来说是肝细胞的病。因此,要医治,就要先“修复”肝细胞。这时啤酒酵母中含有的核酸就能有效地发挥这方面的特长。除此之外,在食用啤酒酵母时,能将侵入细胞内的有害物质无害化的一种细胞内的吞噬小体会因此大量出现。被当作肝脏修复材料的啤酒酵母,若和强化免疫机能、攻击病原菌及发挥强大细胞复活作用的甲壳胺并用,可使肝脏的再生能力倍增。

“东升伟业”具有12年的“甲壳胺胶囊”生产销售历史,质量可靠,效果显著!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daotuan.com/xgyy/125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