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肝病公益惠民诊疗开始啦

文章来源:酒精性脂肪肝   发布时间:2021-12-10 12:01:30   点击数:
 白癜风的症状及治疗过程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30822/4242632.html

据统计,目前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药物及保健品已超过种,明确了肝毒性的药物有多种,乱吃药、穿耳洞、刺青、文眉、不洁拔牙、与他人共用牙刷及剃须刀等均可导致

  

长沙晚报记者杨蔚然通讯员黄配

  指导专家尹梅影

医院南院(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护杂志》编委;长沙市医学会内科学会常务委员,从业30余年,主攻各类肝病,掌握了病毒性肝炎的最新信息和治疗方法,是乙、丙肝诊疗领域的核心专家;擅长重型肝炎、肝衰竭、肝硬化腹水及上消化道出血等危重症的救治,对发热查因、败血症、肾综合征出血热、伤寒等感染性疾病诊治经验丰富,是专著《人畜共患传染病》副主编,参编《内科急诊手册》及《实用传染科医生处方手册》,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生活需要爱心,也需要爱肝”是今年的宣传主题。时下,因服用减肥药、保健药、中草药等引起肝脏损害的事件时有发生,胡乱吃药引起的“时尚肝病”也日益增多。

  在3月“爱肝月”期间,医院(医院南院)、长沙市肝病研究所联合长沙晚报举行“爱肝月”大型惠民诊疗、科普宣传公益活动。肝病专家将为广大患者、读者答疑解惑,公益-、。

  是药三分毒,胡乱吃药出现“时尚肝病”

  近年来,因服用减肥药、保健药、中草药等引起肝损害事件时有发生,那些爱美之人因追求时髦、胡乱吃药引起的“时尚肝病”日益增多,甚至一些人认为中草药没有毒性、不会伤肝,发生药物性肝病后还混然不知,延误诊治,严重损害了身体健康。

  据统计,我国目前药品种类繁多,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药物及保健品已超过种,明确了肝毒性的药物也有种之多。研究报道,抗结核药、中草药及抗菌素,居药物性肝损伤的前三名。相比健康人,老人、孕妇、慢性肝病患者、糖尿病、酗酒的人群更易受到药物的影响。近年来,药物性肝损伤发病率增多,重症病例可导致死亡,给社会和家庭造成的伤害巨大。

  无论西药还是中药,若使用不当,都有可能引发药物性肝损害。病急不能乱投医,不要盲目轻信广告宣传的药效,不要乱使用游医偏方、验方。

  慎用滋补品、保健药及中草药,因为许多药物都要经过肝脏代谢,乱用药只会加重肝脏负担,如遇肝毒性药,则后果更严重。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特别是有黄疸病症者,应及时就医。

  

“感情深,一口闷”,久之闷出肝疾病

  喝酒成人们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交际手段。酒桌上的“感情深,一口闷”、“宁愿肝上长个洞,不要感情有条缝”,以及各种“酒文化”,使得与酒精相关的各类肝病逐年增多,患者年龄也呈年轻化趋势,成为新的公共卫生问题。

  殊不知,当达到一定饮酒量或饮酒年限,肝损害风险会逐渐加大,轻则引起脂肪肝,重则肝硬化甚至肝癌。一般来说,人们每日饮入40克酒精,大约二三两白酒,5年下来就有发生酒精性肝炎和脂肪肝的可能。与男性相比,女性对酒精的耐受力更差,更易发生酒精性肝损害。

  此外,肥胖是脂肪肝发生的原因之一。现代人吃得好、动得少,热量超过身体的生理需要时,身体各部位便会脂肪堆积,肝脏也不例外。造成肥胖的同时,脂肪物质进入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病变,检查肝功能时会发现转氨酶升高。如果不良生活方式得不到纠正,久之可引发全身疾病,如肥胖、脂肪肝、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

  “吃动平衡”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应注意:①控制脂肪的摄入,少吃动物脂肪和油炸食品;②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过多的糖在人体内也能转变成脂肪,提倡多喝奶,多吃大豆、鱼类等食物;④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芹菜、韭菜、豆芽、土豆等;⑤加强锻炼,可根据自身情况,常慢跑、快走、骑自行车、游泳等有氧运动,肝脏的脂肪便可得以减轻和修复,肝功能也可随之恢复正常。

  防肝癌,避免穿耳洞刺青文眉不洁拔牙

  我国肝癌的发生多与乙、丙肝病毒的慢性感染有关,转换为肝硬化后,肝癌发生风险会随之增加。据研究,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癌平均年发生率3%左右。

  12年前,著名演员傅彪患肝癌,之前他已患乙肝几十年,后被诊断为肝硬化,最终转为肝癌,印证了“肝炎、肝硬化、肝癌三步曲”的疾病规律,也是因长期的心理、精神压力等因素所致。

  可见,乙肝的早期诊断、治疗很重要,如能通过检查发现肝炎活动、早期肝硬化和肝癌,积极进行治疗干预,可有效阻断疾病进展,乙肝患者也能和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病者一样延年益寿。早期肝癌,通过手术或肝移植,患者能获得很好的生命质量。此外,多数丙肝感染者,可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彻底获得治愈。

  甲肝和戊肝,主要通过粪、口经消化道传染,注射甲肝疫苗可有效预防甲肝病毒的感染,但目前尚无丙肝和戊肝疫苗供预防使用。

  预防上,应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血液制品的使用,如须使用血液制品时,医院规范救治。在使用各种医疗器械时,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避免穿耳洞、刺青、文眉、不洁拔牙、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及剃须刀,注意性卫生、性健康,远离毒品。

  乙肝疫苗仍是预防乙肝感染最有效的措施,即便是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妈妈,同样可以通过乙肝母婴阻断疗法拥有健康宝宝。

健康吧主:杨蔚然

如果您喜欢今日内容,就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转发给亲朋好友,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daotuan.com/xgyy/125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