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健康」科普团队出品本期内容评审张文先(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 肝损伤前期出现症状往往容易被忽略,而致使病情逐步恶化。如果有出现恶心厌油、食欲不佳,上腹部不适;尿液颜色加深,眼睛、皮肤出现黄疸症状,皮肤瘙痒;腿部以及脚踝部位变得肿胀;莫名感到疲倦乏力;这时就需要引起重视了,有可能是肝损伤所致。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好好的肝脏怎么就受损了呢?其实导致肝损伤的原因很多,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了一些人为的客观因素,平时生活方式不当等。
导致肝损伤的4个原因:肥胖:现在生活水平好了,人们对于饮食的要求要逐渐提高,饮食多样化了就开始胡吃海喝,体重自然而然也跟上来,肝病发病率上升。肝脏堆积大量脂肪后,会损伤肝脏,增加脂肪肝的患病风险。
酗酒:经常过度喝酒也是导致肝损伤的因素之一,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肝衰竭就是如此来的。
病毒感染:肝炎病毒以及其他病毒都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如果有吸毒史、不洁性生活、与有传染病的患者共用针头或者是食用不洁的水、食物都会导致肝损伤。
滥用药物:经常服用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会加重肝脏负担,增加肝损伤风险。此外,有些人喜欢服用保健品保养身体,长期下来也会导致肝损伤。
肝损伤了怎么办?日常注意什么?肝损伤后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平时可以则泡护肝茶来喝,可以帮助养护肝脏,适合大多数人群饮用。此外,平时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杜绝熬夜,熬夜是伤肝的第一杀人,经常熬夜会影响肝脏的解毒功能,长久以往就会造成肝脏细胞的损伤,造成身体毒素的积聚。
第二:保持良好心态,不要轻易动怒,发脾气,避免大动肝火。中医上认为,怒则伤肝,尤其是大怒,更加容易导致肝火上升,造成肝气郁结。
第三:戒酒,喝酒不但伤身还伤肝,酒精需要经过肝脏分解,而肝脏分解能力是有限的。
肝脏是身体最大的排泄器官,起着排毒、解毒的作用,为了我们的肝脏健康,平时生活中要少做一些损伤肝脏的行为,不熬夜,不饮酒,不发怒,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肝脏受到损伤,进而影响到寿命。
本期话题:你的生活习惯还好吗?你还知道哪些护肝小妙招,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你的精彩评论哦~